close

2013年中共三中全會

2013年中共三中全會確定加速推動利率市場化政策,同時,美國QE逐漸退場,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種種因素,都將對兩岸利率市場及企業經營帶來空前的挑戰。有鑑於此,台灣企業重建協會舉辦「2014兩岸企業重建研討會」,以「環境劇變對兩岸企業經營的挑戰」為主題,邀請各方具理論、政策、實務相關經驗的產、官、學界菁英,進行專題演講、個案探討、綜合座談等,為企業提供指引。

 

2014兩岸企業重建研討會於41516日,在台北圓山大飯店登場,針對法制面與資金引入等,對企業重建之影響進行討論,並分析成功的過程與策略,從案例中探討當今台灣企業重建的諸多可能。其中,「企業重建師(CTP)」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高級企業重建師(ACTP)專業認證制度」座談中,主持人、台灣企業重建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達業帶領與談來賓,讓現場觀眾瞭解這個新興職業的功能、價值與推動方式。

 

黃達業指出,企業重建師(CTP)在英美已推行得很徹底,在美國有10多年歷史,日本也開始發展,未來兩岸也將逐步開拓市場。他比喻,企業重建師就像是「企業醫生(Business Doctor)」,是一張融合金融、管理、會計、法律的跨領域專業證照;企業重建並不全然是破產、倒閉等壞的聯想,也兼具活化或調整公司的功能,使公司經營業務更多元、發揚品牌、獲利增加、競爭力提升。

 

與談人之一,中華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長吳正慶從財金角度,分析企業重建師應具備的條件:溝通協調能力、籌募資金能力、企業資產重組規畫能力、對產業結構與前景瞭解及分析能力、充分之財務與金融知識經驗,以及基本法律素養等。他指出,有些公司以技術起家、本身擁有不錯的營運能力,但可能因骨牌效應等大環境問題,加上對財務不是很懂,這時就需要企業重建師的協助,提升重整效率與成功率。

 

那麼證照的需求如何產生呢?致和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威宇,分享理財顧問師的訓練體制,供企業重建師參考。首先,業界有進行推廣,所以欲考取證照的人數眾多;相關協會把餅做大,產生開課、教育訓練的需求;協會規定需接受教育訓練才能報名證照考試,考試通過後再進行授證;考取到理財顧問師後,定期接受在職訓練,以維護證照水平。

 

而另一位與談來賓、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鄭志斌,則分享他在對岸實際協助企業重整的經驗。鄭志斌表示,做破產清算類的工作就像喪事,協助企業重整卻像做善事,讓人很有成就感;不像買衣服,治病是不計成本都要治好的,「企業重整也是」,他估算中國大陸公司破產、重組每年約有7,000萬人民幣市場,目前只是初級,之後會蓬勃發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律師 律師事務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christine 的頭像
    leechristine

    leechristine的部落格

    lee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